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咖说 > 聊公司 >

吴晓波:鲁冠球告诉我 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

 
 

 
        我第一次见老鲁,是1991年,那时候他46岁,已是非常著名的企业家,而我则是刚从大学毕业的青瓜蛋子。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名字是《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人们对老鲁“常青树”的称呼,就是从那篇文章开始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常常会跑去调研,亲眼看着这家企业由“杭州万向节总厂”,一步一步变成了 “万向集团”。
 
        与老鲁相交半生,相逢寥寥,可以回忆的细节却很多。如果说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点,就是他极其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从一个自行车轮胎维修站开始创业,以其沉稳而富有远见的风格,将这家乡镇企业做到了全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汽配公司之一。但半个世纪以来,万向集团的总部,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当年创业的那个地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农民工被辞退驱逐,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没想到这位老大哥还特地打电话给我,我从他的语调中听出激动:晓波,谢谢你替我们农民讲了一句话。
 

 
        老鲁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毕业,可是终其一生,他都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他有一位秘书,每天专门为他准备剪报和资料。他也时不时打电话给我,与我这个后辈讨论国内的经济形势、国际的环境变化。
  
        我和老鲁最后一次通电话,是去年下半年,那时候他刚从美国回来。昨天,突然在手机上收到他去世的噩耗,对我而言,真的太过意外。我曾问他,打算什么时候退休,而他告诉我: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
 
        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接不到那支,突如其来的鲁冠球的电话。

文章标签: 鲁冠球 吴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