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数说 > 电池 >

2017年中国三元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增速超40%

时间:2017-06-02 17:25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1、动力电池成长性确定三元解禁迎发展起势
 
  受骗补事件影响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延迟发放,导致今年中小车企现金流承压;而补贴政策调整出台时点一再低于市场预期,影响了全年新源汽车放量。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51.8万辆,同比增长36.7%;而2016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量30.8GWh,同比增长82%。动力电池的增速超越新能源汽车增速,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1)2015年底生产的部分整车需补装电池;2)2009-2013年生产的部分整车需要换装电池。
 
  随着骗补调查结果公布以及补贴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政策上的利空基本已经出尽,行业也处于政策底部。按照要求,预计到2020年累计销量500万辆。编制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以及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发展目标。我们测算“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增速超过40%。
 
动力电池产量和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动力电池技术构成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正极材料产能过剩锂矿成稀缺资源
 
   1)正极材料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已成趋势
 
  2016年全国正极材料产量16.16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43%。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出货增速均超过45%,其主要受动力电池带动,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过60%。具体来看,磷酸铁锂的产量5.7万吨,同比增长75%。磷酸铁锂大幅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及储能锂电池带动。三元材料产量5.43万吨,同比增长49%,增长主要受新能源乘用车、锂电自行车、中低端数码锂电池等市场带动。全年钴酸锂出货量同比去年增长9.4%,出货量3.49万吨。
 
中国正极材料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三元材料发展良机企业布局成机会
 
  2016年中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产量5.43万吨,同比增长48.8%;产值79.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在四种正极材料中其产值占比最高。我们认为,三元材料产值增速大于产量增速,主要原因有:1)2016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保持高速增长,乘用车对三元材料需求量增速加快;2)镍、钴金属价格全年呈现上涨趋势,其中镍金属年底价格同比年初上涨超过2万元/吨,钴金属上涨超过6万/吨,因此拉动三元前驱体及成品材料价格上涨;3)高镍材料如622、811、NCA产能逐步释放并形成销量,其价格同比常规型号523高1.5万元/吨以上,因此带动总产值上涨;4)2016年下半年钴酸锂价格大幅度上涨,部分数码电池企业为节省成本,加大在中低端数码领域采用三元材料替代钴酸锂。
 
正极材料产能构成(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负极材料、电解液供过剩趋势明显
 
  1)负极材料严重过剩,硅碳负极等高壁垒产品景气度更好
 
  2016全年国内负极材料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68.27%;产值为66.39亿元,同比增长64%。2016年虽然负极材料价格保持着缓慢下滑趋势,由于高附加值的人造石墨和高端天然石墨占比上升,全年国内负极材料产值增速仅仅略低于产量速度。认为负极材料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包括:1、动力电池增长拉动负极材料需求上涨;2、数码锂电仍小幅增长;3、国内企业的出口量保持增加,目前出口量占总产量约30%。
 
负极材料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9-2016年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国内负极材料竞争力前十企业的产能合计约12.15万吨,这十家企业的在建产能4.8万吨。预计2017年负极材料的需求大约为8.14万吨,供给端的产能已远远超过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的需求规模。
 
  4、锂电铜箔景气提升湿法隔膜进口替代
 
  1)铜箔供需缺口确定,涨价静待时间窗口
 
  铜箔价格由原料铜和加工费两部分构成。其中,原料铜的价格不受企业调控,加工费则受供需关系影响,是盈利能力的重要判断指标。在新能源汽车未能放量之前,铜箔供给相对过剩,加工费持续下滑,从2007-2008年的7-8万元/吨调整到2013-2014年3万元/吨,随着新能源汽车放量传导到上游材料领域,从2016年初,铜箔加工费已经完成了三轮涨价,从34元/公斤左右上涨至目前的40元/公斤,涨幅约在15%-17%,当前的价格区间仍然处于历史底部。
 
  2)干法隔膜过剩明显湿法隔膜进口替代
 
  锂电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成本约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10%-20%。隔膜行业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毛利率可达50%-60%,中高端市场长期为日本旭化成、日本东燃化学以及美国Celgard等企业垄断。2016年锂电隔膜产量超过10.84亿平米,同比增长72.6%;产值突破42.5亿元,同比增长超70%。
 
  认为隔膜行业快速发展主要有几点原因:1、新能源汽车带动国内动力电池产销量增长,国内动力电池使用国产隔膜以国产为主;
 
  2、隔膜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从2014年的65%上升到2016年85%;3、湿法隔膜出货量增加,干法隔膜出口量也有所上涨。
 
  2016年干法隔膜(双、单拉)出货6.23亿平米,同比增长58.5%;湿法隔膜出货超过4.61亿平米,同比增长96.2%。认为主要原因如下:1、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产能投放加快,对湿法隔膜需求加大。2、三元动力电池占比上升及数码软包电池产量增加,带动湿法涂覆隔膜销量增加。
 
锂电隔膜价格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隔膜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新能源汽车 三元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发布

    11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
    2020-11-12 19:50
  •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电池约25GWh

    《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报告(2019)》的简要版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电池累计约为25GWh(约20万吨)。
    2019-08-21 09:56
  • 2019年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2.24GWh 三元电池占比超82%

    根据汽车生产合格证数据统计,2019年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2.24GWh,同比增长118.03%,环比下降54.81%。
    2019-03-07 10:53
  • 我国新研制燃料电池实现突破 全产业链自主化助推产业化加速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团队新研制的燃料电池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化,具有技术水平先进、成本低等优势,有助于燃料电池在我国大规模应用。
    2019-01-09 10:56
  • 去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超五成

      1月7日,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6.89GWh,同比增长56.88%,装机量从3月开始持续走高,6月略有下滑后继续攀升,12月装机量达到顶峰,高达13.36GWh,环比增长49.92%。
    2019-01-08 09:20
  • 一文读懂动力电池生产流程

    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能源长足发展的今天,普遍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
    2019-01-02 11:09
  • 降,降,降!车用锂电池成本还能降到多少?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价格贵,电池成本占据了整车的很大比例。而锂电池性能却不能像芯片那样遵循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不过锂电池也有自己的摩尔定律——虽然没有芯片性能提升的那么块,却也每年不断在提升能量密度和降低制造成本。
    2018-12-25 11:36
  • 关于三元电池安全性的纷争,能否成就磷酸铁锂电池的逆袭?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国内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已超过30起。安全事故频发使得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关注自燃背后的技术问题,众多调查都将事故的起因指向了动力电池。
    2018-12-07 09:22
  • 固态电池抢位布局加速 产业化为时尚早

    今年尤其是9月以来,国内外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起火事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担忧。而进入10月后,固态电池各类消息甚嚣尘上,来势汹汹,似乎产业化即将实现,大有从根本上解决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态势。
    2018-11-26 16:49
  • 3个月1290亿投资 国内动力电池布局“涨潮”

    相比于今年1-8月动力电池投资情况(戳此查看:投资总额超600亿看2018锂电产业资本“流向”),9月-11月投资主体企业并未有所变化,皆以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为主;不同的是,此前已公开披露企业投资金额皆不超60亿元,而本轮新建/扩建产能投资金额超100亿元
    2018-11-20 09:15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