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负极应用:日韩电池厂商应用相对领先

时间:2020-05-20 10:10来源:新浪VR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硅基负极:下一代产业趋势。目前锂电池负极商业化以人造/天然石墨为主,但已接近其理论比容量极限(372mAh/g)。硅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10倍以上,不存在析锂隐患,安全性好于石墨类负极材料,且储量丰富,成本低廉,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由于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与锂合金化反应,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膨胀率可达300%),导致循环性能及库伦效率恶化,需改性方能应用。
 
       硅基负极商业化应用有硅碳/硅氧负极两种,日韩电池厂商应用相对领先。硅基负极改性主要包括纳米化、氧化亚硅及碳包覆等三种手段形成硅碳复合材料减小体积效应对硅颗粒及SEI膜破坏。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主要以掺混石墨类负极方式应用,主要产品包括硅碳(Si/C)负极材料及硅氧(SiO/C)负极材料两种。其中1)硅碳负极商业化应用容量在450mAh/g以下,成本较低,虽然首效相对较高,但循环寿命较差,主要用于3C数码领域。2)硅氧负极商业化应用容量主要在450-500mAh/g之间,成本较高,虽然首效相对较低,但循环性能相对较好,主要用于动力电池领域。
       硅基负极应用中,国际厂商领先,松下2017年已批量应用于动力电池,供应特斯拉。三星、LG化学硅基负极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池领域,动力电池在未来1-2年有望导入。国内动力电池相对靠后,龙头电池厂商亦开始逐步导入。材料厂商中,日立化成全球领先,国内贝特瑞硅基负极已进入松下供应链,为特斯拉的动力电池配套,领先国内同行。
 
       特斯拉电池新技术推进,有望加速硅基负极应用。特斯拉动力电池自产项目“Roadrunner”已正式启动,预计5月电池日将公布细节。通过合作和并购,特斯拉完成了从前沿基础研究到大规模量产所需的工艺和设备的全面布局。新型电池技术预计除了正极、电解液方面的性能优化以外,采用干电极+预补锂技术有望加速硅碳负极的商业化应用。1)干电极技术采用固体粘接剂PTFE,弹性好,可有效解决硅碳负极膨胀导致极片脱离的问题,循环寿命将数倍提升;2)预补锂技术在干电极技术下可以实施,可以解决硅碳负极首次效率低的问题,有望加速硅碳负极应用,扩大市场空间。
       硅基负极单价高,盈利能力强,且技术壁垒高,率先突破批量出货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硅基负极以容量定价,最低端的硅基负极价格均在10万以上,毛利率40%以上,单价、盈利能力均高于目前的石墨类负极材料。且硅基负极制备工艺复杂,无标准化工艺,技术壁垒高,难度主要在于硅材料纳米化及与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属于know-how技术,需要持续摸索,超额收益持续期长。主流厂商硅基负极电池产业化稳步推进,叠加特斯拉电池新技术,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有望加速,我们预计2022年市场超35亿。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应用端“破局”,拓展氢能产业空间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将其在中国启用的首个氢能源物流运输放在了无锡工厂。本月6日,两辆氢能货运卡车驶出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奔赴供应链。作为无锡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氢能应用再引关注。
    2024-05-16 09:31
  • 能量密度翻番的电池来了

    Lyten宣布,其采用3D石墨烯技术的锂硫电池样品已送到美国和欧盟的汽车公司进行测试、评估。
    2024-05-15 09:40
  • 让“氢”功更好赋能现代产业发展

    近日,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武汉开幕,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沿话题引发关注。
    2024-05-07 08:29
  • 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有望加快

    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4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致辞称,作为氢能应用最直接的突破口,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加速创新和推广应用,将加速商用汽车电动化、低碳化进程。 今年以来,四川、山东、河南、广东等地发
    2024-04-22 08:53
  • 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需克服四大挑战

    目前,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仍需克服四大挑战,即完善氢能的行业标准规范、形成“制储输用”完整产业链、构建长距离低成本的氢能运输体系和降低绿氢的生产成本。
    2024-04-09 08:16
  • 应用场景拓宽 氢能潜能有望释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2024-04-03 09:41
  • 氢能应用取得新突破 产业链驶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表示,氢能应用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交通运输、电力生产等领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2024-03-25 09:42
  • 应用端加速落地 氢能两轮车近期批量交付

    近期,“水冷氢能两轮车”实现批量生产并交付。这批产品由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台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捷氢科技作为全国燃料电池领域头部企业,为整车提供氢动力系统核心单元。
    2024-01-24 08:18
  • 氢能衍生品、氢能高速、加氢站应用在路上 政策助推氢能行业加速成长

    近期,氢能产业不断迎来政策利好。新年伊始,四川、陕西等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氢能产业的发展政策与规划。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也纷纷落地,氢能行业加速发展再获强劲动力。
    2024-01-19 08:24
专题
相关新闻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应用端“破局”,拓展氢能产业空间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将其在中国启用的首个氢能源物流运输放在了无锡工厂。本月6日,两辆氢能货运卡车驶出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奔赴供应链。作为无锡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氢能应用再引关注。
    2024-05-16 09:31
  • 能量密度翻番的电池来了

    Lyten宣布,其采用3D石墨烯技术的锂硫电池样品已送到美国和欧盟的汽车公司进行测试、评估。
    2024-05-15 09:40
  • 让“氢”功更好赋能现代产业发展

    近日,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武汉开幕,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沿话题引发关注。
    2024-05-07 08:29
  • 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有望加快

    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4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致辞称,作为氢能应用最直接的突破口,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加速创新和推广应用,将加速商用汽车电动化、低碳化进程。 今年以来,四川、山东、河南、广东等地发
    2024-04-22 08:53
  • 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需克服四大挑战

    目前,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仍需克服四大挑战,即完善氢能的行业标准规范、形成“制储输用”完整产业链、构建长距离低成本的氢能运输体系和降低绿氢的生产成本。
    2024-04-09 08:16
  • 应用场景拓宽 氢能潜能有望释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2024-04-03 09:41
  • 氢能应用取得新突破 产业链驶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表示,氢能应用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交通运输、电力生产等领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2024-03-25 09:42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