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闻说 > 市场 >

锂电创新「争夺战」再升级,欧美日韩夹击下,中国专利该如何布局?

时间:2021-05-08 10:28来源:智慧芽学院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随着全球对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缓解能源危机需求的增大,锂二次电池的市场及应用前景不断增势。近年来,由于数码、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市场争夺战再度升级,锂二次电池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行业发展概况
 
       锂二次电池,它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循环使用。这类电池的定义十分广泛,锂离子,锂硫和锂空气等锂蓄电池都属这一范围。目前,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商业化应用,而锂硫化电池和锂空气电池属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锂二次电池。
 
       自1976年,埃克森公司申请了第一件锂二次电池专利后,锂二次电池的专利保护和技术创新便如影随形,专利保护/许可为锂二次电池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实践保驾护航。
       中国成全球最大市场,
 
       宁德时代出货量世界第一
 
       2015年-2019年全球锂二次电池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达19%,2019年市场规模为450亿美元。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二次电池市场需求将增至944亿美元,相对于2019年需求的翻倍。
 
       而中国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带动下,中国锂二次电池市场规模开始迅猛增长,成为全球最大锂二次电池市场。受补贴退坡和当年电动车销量增幅不及预期,2019年中国锂二次电池市场规模较上年小幅增长,增速仅为1.3%,未来5年的增速或将不及全球增速。
 
       锂二次电池按应用划分可归纳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数码电池,从应用领域来看,未来锂二次电池在动力领域的应用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增长方向。而从动力电池的出货份额来看,主要玩家为中国宁德时代、比亚迪、日本松下,韩国LG化学、三星SDI,其技术积累深厚、规模优势明显、绑定整车厂客户,逐步形成多寡头稳定态势。其中,宁德时代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一,而LG化学在2020年增长迅猛。
       中国专利申请占全球首位
 
       日本为行业技术实力最强
 
       就行业创新而言,2009年以后,在全球范围内,锂二次电池相关专利申请进入发展阶段。尤其是2012年后,相关专利年申请量逐年猛增,行业专业布局悄然发力。2015年申请量接近2万件,到2018年,专利申请量达3.8万件,截止2020年底,锂二次电池领域全球公开的专利申请已达2.2万余件,说明该领域的专利申请保持高速发展,行业研究热度居高不下。
 
       从全球专利市场分布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锂二次电池布局的第一目标市场,中国的相关申请排在全球首位,申请量高达19万余件,占申请总量的31%左右;而日本和美国的相关专利申请量分列二、三位,占比在22%、11%左右。结合技术来源国分布来看,日本为行业内全球技术实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成为专利布局第一目标市场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专利“争夺战”打响
 
       从近二十年行业全球主要地域专利年申请变化趋势来看,在2010年以前日本专利申请较多,而在2010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步发力,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日本,此后逐年增加,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
 
       行业整体已有一定技术积累,随着锂二次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的追求,新的创新方向被更多发掘。
 
       以目前的专利布局来看,中日韩企业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在锂电池领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国内企业在电池/模组结构设计和电池/模组生产设备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日本在电池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韩国则更擅长锂二次电池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然而现代汽车工业诞生于欧美,凭借其强大的科研体系和工业化能力,叠加目前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欧美开始愈加重视“电池安全”,纷纷加大了技术、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可以预见,不甘落后的欧美企业在未来将和日韩企业一样,成为国内锂电企业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当下,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市场竞争正逐步升级,专利“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电池专利 锂电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