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 氢能赛道竞争白热化

时间:2023-06-19 08:47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何昱璞
点击:
  近年来,氢能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由于前景广阔,吸引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正在提速。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新兴赛道中,预计转型较早的龙头公司在资金实力、科研投入和资源整合上将脱颖而出。不过,在产业链火爆的背后,也需谨防部分公司“追风”炒作。
 
  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3年以来,多家公司持续加码氢能领域投资,并逐渐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日前,亿华通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新公司将整合资源,向上游制氢领域布局,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同时,氢能科技公司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已启动项目合作。在成立仪式上,氢能科技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PEM电解槽,这是公司发布的首套上游制氢领域的产品,未来将作为氢能科技公司的核心产品对外开展业务。
 
  广汇能源日前宣布拟与嘉兴申能诚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重塑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广汇能源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
 
  嘉兴申能诚创系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股权基金投资平台,亦属于申能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是一家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氢能科技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将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广汇能源区域氢能供应及应用场景优势,坚持“安全为先、清洁低碳、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则,在新疆哈密淖毛湖地区规划逐步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蓝氢”及“绿氢”多元制氢体系,且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在区域内长短线、矿卡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及推广。
 
  据了解,广汇能源于2022年1月25日发布《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了将氢能产业作为企业今后转型的重点方向。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公司先行建设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制氢、加氢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广汇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清洁低碳新型产业的高效发展。
 
  美克家居终止氢能投资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目前氢能产业火热的背景下,也有公司宣布退出这一赛道。
 
  日前,美克家居宣布退出并清算此前设立的氢能产业基金,这意味着公司跨界投资氢能告一段落。公告显示,美克家居已向太仓昆池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娄江启动基金清算程序,逐步变现产业基金资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2409.77万元(含投资期间的收益),并已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本次投资产业基金事项终止。目前其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并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4月,太仓昆池与美国英飞腾在中国境内的母公司阜新安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尔实业”)签订《关于英飞腾项目之投资意向书》。2019年5月,太仓昆池及其普通管理人上海娄江就英飞腾项目与德尔实业及其相关方签署了《关于美国英飞腾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书》。根据太仓昆池合伙协议的约定,各合伙人需按照投资项目的进度安排分期出资,截至2019年末,公司缴纳出资2100万元。
 
  美克家居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该投资项目无实质性进展且该产业基金未开展其他对外投资活动。为了提升资金使用及运营效率,向太仓昆池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
 
  警惕产业发展过热苗头
 
  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稳步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
 
  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倾斜也吸引了多家央企、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国内氢能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日趋激烈。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但在部分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再度提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产业发展过热苗头,把握好氢能终端应用节奏,防范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氢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国氢能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达速试跑,海水直接制氢技术在福建海试成功,《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陆续推出……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成
    2024-06-04 09:19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

    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氢能产业热度再起。
    2024-06-03 09:16
  • 946万元入股!油气上市公司跨界氢能!

    瀚氢动力是国内车载及无人机供氢系统和航天动力推进系统领域的民营领先企业
    2024-05-28 10:53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氢”风吹“绿”万亿大市场 四川如何练氢功

    新赛道竞技大幕拉开,四川实力如何?5月中旬,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展开调查,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视角,感受四川练“氢”功的现状。
    2024-05-23 09:19
  • 氢能产业调查

    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对于氢能的认知尚不全面。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2024-05-20 09:35
  • 应用端“破局”,拓展氢能产业空间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将其在中国启用的首个氢能源物流运输放在了无锡工厂。本月6日,两辆氢能货运卡车驶出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奔赴供应链。作为无锡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氢能应用再引关注。
    2024-05-16 09:31
  • 马来西亚多举措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马来西亚积极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氢能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之一。
    2024-05-15 09:28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