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笔氢能领域碳交易意向服贸会上签约

时间:2023-09-05 09:38来源:新京报 作者:耿子叶 李木
点击:
 
       9月4日,“氢能碳中和论坛暨H2-ECO第三届国际氢生态峰会”在2023年中国服贸会召开。论坛期间,中和新兴能源研究院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氢能碳减排开发主体和消纳主体,完成了全国首笔氢能领域碳交易意向签约。此次交易意向的达成,是我国首个氢碳供需两侧握手合作的成功案例,对碳交易持续赋能氢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首笔氢能领域碳交易意向签约现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依托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机遇,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超2000辆。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融合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4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2023年7月,中和新兴能源研究院开发的“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成功立项,是全国首个可进入碳市场交易的氢能项目。
 
       中和新兴作为碳减排开发主体,依托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监测与分析平台,在精准计量的基础上,以“普惠”方式,聚合了20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企业,涵盖7类车型、1000余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年碳减排量达到2.4万吨。建材集团作为消纳主体,参与北京碳市场建设,共同合作促成了此次氢碳交易的闭环。
 
       近年来,大兴区将氢能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中和新兴能源研究院作为大兴企业,成功推进氢能碳减排项目在大兴落地实施。此次意向签约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大兴区在氢能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氢能产业碳价值实现提供有效路径,让氢碳双向赋能。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碳减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氢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国氢能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达速试跑,海水直接制氢技术在福建海试成功,《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陆续推出……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成
    2024-06-04 09:19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

    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氢能产业热度再起。
    2024-06-03 09:16
  • 946万元入股!油气上市公司跨界氢能!

    瀚氢动力是国内车载及无人机供氢系统和航天动力推进系统领域的民营领先企业
    2024-05-28 10:53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氢”风吹“绿”万亿大市场 四川如何练氢功

    新赛道竞技大幕拉开,四川实力如何?5月中旬,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展开调查,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视角,感受四川练“氢”功的现状。
    2024-05-23 09:19
  • 氢能产业调查

    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对于氢能的认知尚不全面。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2024-05-20 09:35
  • 应用端“破局”,拓展氢能产业空间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将其在中国启用的首个氢能源物流运输放在了无锡工厂。本月6日,两辆氢能货运卡车驶出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奔赴供应链。作为无锡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氢能应用再引关注。
    2024-05-16 09:31
  • 马来西亚多举措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马来西亚积极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氢能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之一。
    2024-05-15 09:28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