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氢能“链”动,技术攻关上新国产零件

时间:2024-02-29 08:10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1+1+1>3。
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电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受访者供图
 
在京津冀寻觅氢能印记并非难事,应用场景的多点开花已然是一种“硬实力”。
 
北京大兴区,公交车、旅游大巴、市政车等领域进行了氢能车推广应用,京津冀区域依托现有高速路网,加快建设加氢站,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产业跨区域、规模化运营,首批7个氢能高速场景已落地。而回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行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并配备30多个加氢站……
 
实现“从0到1”“从1到10”的突破,京津冀城市群氢能产业正在朝着“从10到100”的跨越努力。“北京研发、津冀制造”产业协同模式下,三地“1+1+1>3”的区域优势渐显。
 
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简称“中关村氢盟”)秘书长卢琛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集聚区以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三个重要的大区域为主,其中,京津冀区域在前期政策牵引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科研基础、产业基础以及交通应用示范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涌上氢能赛道,打响技术攻坚战
 
从无到有,从源头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过去20年京津冀氢能产业无疑经历了一场攻坚战。
 
“例如空气压缩机,原先采用进口产品,价格贵且供货周期较长。经过我们与国内供应商共同研发,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不仅成本大幅降低到原来的1/10,而且供货周期明显缩短。”亿华通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时难掩自豪,目前亿华通已实现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使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大幅降低。
 
卢琛钰介绍,近年来,随着示范工程推进和产业链完善补充,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和国产零部件替代,使氢能产业链在降本方面取得不错成效。“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教授在公开报告中的介绍,现在整个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已经在快速下降。2022年降到3000元/kW,2023年已经降到2500元/kW左右,未来还会持续下降。到2025年估计会降到1000元/kW,2030年会降到500元/kW。届时,在与燃油车、电车的竞争中,氢能源车将具备更大的成本优势。”
 
亿华通并未止步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燃料电池系统在低温环境适应问题同样加足马力。公司量产的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30℃低温冷启动,并在牙克石极寒环境完成了实车验证。此外,在张家口开展了国际首个为期两年的高寒地区长周期示范运营项目。
 
寻求技术突破,京津冀企业涌向氢能赛道。中船派瑞氢能在设备主体层面,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催化材料、隔膜及电极等方向的技术攻关,形成了高效低成本电极、高稳定性隔膜以及均一性的结构,并形成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公司完成大功率制氢设备集成,单体3000Nm^3/h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预计2月末正式下线。
 
企业驶入氢能发展快车道,离不开政策“东风”。京津冀区域内,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向氢能企业倾斜,根据中关村氢盟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城市群已针对氢能产业发布超50项政策。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广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京津冀地区政府为氢能企业提供多项税收优惠、产业扶持政策,在科技创新、氢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支持了一批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标准制定及产业化项目,大力推动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装备制造能力和示范引领作用。
 
于民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称,自2023年12月起,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第一轮补贴开始陆续发放。截至2024年1月,第一年度奖励资金累计公示77228.1506万元,占四年最高补贴总额约8.3%。其中,京津冀城市群获得3.5亿元,占单个示范城市群总额的18.7%。
 
打通氢能产业链,1+1+1>3
 
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氢能是储能、电力等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媒介。
 
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首次发布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其中,北京市经信局牵头制定的京津冀氢能产业链图谱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图谱两张图谱,总节点数量超过1300个,梳理京津冀氢能领域三级梯队共计123家重点企业。根据规划,将围绕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四个环节,坚持场景应用拉动,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如今,京津冀区域通过下游应用推动产业已实现“从1到10”的商业化探索。
 
“冬奥会提供了全球最大的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场景活动。此外,目前已通过国家批复的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两个位于京津冀区域,分别为京津冀城市群和河北城市群。两个示范城市群及冬奥会应用示范的带动,为京津冀区域氢能的制储运加用各个环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卢琛钰介绍。
 
于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功能互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系,为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上下游产业拓展与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京津冀地区形成了氢能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廊道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三地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发展模式,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协同提质提速。
 
在于民看来,三地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来往密切,“北京研发、津冀制造”产业协同模式加速形成,形成了“1+1+1>3”的区域优势。
 
京津冀三地氢能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其中,北京以科技创新优势,吸引众多高端要素资源聚集,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科研环境和产学研交流机会。河北凭借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和深厚的制造业积累,在先进制造研发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布局。
 
相比之下,天津则依托便利的地理条件和发达的港口货运系统,打通氢气运输环节,进一步扩大氢能产业的辐射范围。
 
我国对氢能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划定了清晰的路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下一个十年,京津冀区域前景可期。
 
今年2月,“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毛东军介绍,北京市将进一步发挥国际科创中心作用,联合天津、河北两地统筹推进政策创新、产业培育、场景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京津冀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跨区域、集群化协同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锂业龙头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9.76%-79.52%

    伴随着2023年锂价的大幅下跌,国内锂业巨头们业绩普遍惨淡。日前,锂业龙头赣锋锂业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69.76%79.52%。 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9.52%-69.76% 1月30日,赣锋锂业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42亿元-62亿元,同比
    2024-02-02 08:14
  • 能量密度180Wh/kg!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车型上市

    1月31日,新国潮智能电混MPV江淮瑞风RF8上市发布会在东莞松山湖隆重举行,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江淮瑞风RF8正式上市。 江淮瑞风RF8基于MUSE共创智电架构打造,是该架构下首款量产的中大型插电混动MPV,兼具空间、动力、智能等多维优势。其电池容量44.5kW
    2024-02-03 07:31
  • 巨头纷纷研发 磷酸锰铁锂电池加速产业化

    作为当前动力电池的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瓶颈。为了提高电池技术,市场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正极材料。于是,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高的正极材料、低温性能更好的磷酸锰铁锂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加速产业化。 磷酸锰铁锂市场空间巨大 磷酸锰铁
    2024-02-28 08:37
  • 巨头计划使用中国设备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据TheElec报道,三星SDI正考虑在其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线中使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2024-01-30 18:00
  • 总投资超50亿元锂电项目开工,聚焦这一材料!

    来自衢州日报的报道称,2月18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采用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其中,衢州分会场设在浙江中宁硅业硅碳负极材料及高纯硅烷系列产品项目现
    2024-02-20 18:01
  • 约8亿元!国内领先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商扩产

    1月29日晚间,金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湖北省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金杨股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同》。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8亿元人民币。
    2024-01-31 17:48
  • 动力电池“淘汰赛”大幕拉开?5家企业出局,出海或为新出路

    随着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的业绩预告发出,动力电池板块的业绩扰动因素暂时告一段落。 1月30日盘后,宁德时代披露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宁德时代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至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1%至48.0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2024-02-02 10:43
  • 总投资135亿元!东北首个新能源车电池基地投产

    2月2日,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在长春市正式投产。该项目是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战略基地,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吉林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首批产品将搭载红旗新款纯
    2024-02-05 18:29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