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闻说 > 政策 >

近6年来产量增长10余倍 四川汽车产业下一步提速更要提质

时间:2017-10-08 13:33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朱雪黎
点击:

  近6年来,四川汽车产量增长了10余倍,成为百万辆级汽车制造大省。下一步,四川将怎么走?
 
  立足现状,看差距、找问题、出对策。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印发了《四川省“十三五”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汽车年产能达到400万辆,推动全省汽车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等一系列具体目标。
 
  把脉
 
  量大质还不够优
 
  不久前,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签约落户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并有望于今年内动工。10年前,吉利有了在四川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吉利汽车成都制造基地。10年间,特别是近几年,10大项目加速落地,总投资近1000亿元。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则创造了“神龙速度”。自去年9月7日工厂投产以来,不到一年时间,该工厂就有东风标致4008、东风标致5008、东风雪铁龙天逸C5AIRCROSS三款新车型下线,市场表现不俗。
 
  近年来,四川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16年,全省实现整车制造131.1万辆,产值2765亿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汽车产业处相关负责人抛出一组数据佐证:看总量,近6年来,四川汽车产量增长了10余倍,成为百万辆级汽车制造大省。看占比,去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制造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5%,整车产量占全国产量比例达4.7%,国内排名提升至第9位。看企业,目前全省已有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企业48户,具备各类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生产能力;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433户,产值超千亿元。
 
  “看到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该负责人表示,研发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本地配套率不高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最为突出。
 
  目前,全省汽车领域仅有6家企业研发中心,无国家认定的汽车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国家级整车研发中心。与上海、重庆等地相比,不论是研发机构实力还是科研人才数量都存在较大差距,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结构上,四川商用车与乘用车产能比约为1:1,商用车占比较大。在乘用车中,中低端产品占比约80%。新能源汽车产量仅占汽车总产量的1%,产量较少,缺乏纯电动轿车产品。目前,全省整车制造产业本地零部件配套率不足40%,整车产值与零部件产值比1:0.9,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有不小差距。
 
  开方
 
  转型升级瞄准三个方向
 
  看准问题,如何对症下药?一个目标已经明确,按照全省规划,就是要“努力把四川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与制造基地”。
 
  “换句话说,就是提速更要提质。”制定该意见的过程中,省经济与信息化委牵头,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地广泛走访、调研,凝聚起产业共识。参与该意见起草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方向是我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三个重要方向。意见提出,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等领域为突破口,整合优势资源,统筹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产业成链集聚发展。
 
  在此大目标、大方向下,“五大重点任务”逐一敲定。
 
  打造创新平台,将依托重点汽车企业、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研发平台,引入高端研发团队,吸引汽车产业高端人才向四川集聚,提升全省创新研发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将努力打造“世界汽车品牌生产集聚地”,以中高端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瞄准国际、国内知名整车集团,有针对性地跟踪其布局,推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补强产业短板。
 
  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将继续围绕重点整车企业,集中力量引进其配套体系,推动其配套体系开放式、本地化发展,进一步提高配套水平。
 
  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建设以成都为核心,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区、辐射全省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布局。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产业基地。加大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进一步推动四川天然气汽车的发展。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推广示范,将以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基地为契机,重点攻关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大力推动全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推广示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