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破冰,氢能产业发展加速!我国绿氢项目年内总投资超3000亿元

时间:2023-11-20 08:57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国内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国内长距离输氢管道正在规划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将氢列为危化品范畴,制氢项目面临一系列的生产限制条件。随着氢的能源属性逐步明确,今年以来,国内多地纷纷探索对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危化品许可方面的政策进行松绑,这也为氢能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安徽六安的国内首个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刚刚拿到安徽省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的经营许可证,意味着该站可以就近制氢,为附近的加氢站提供供氢服务。该站每天额定产氢量在180公斤左右,能够覆盖两条当地公交线路的用氢需求。
 
       示范站通过屋顶光伏和电网的谷电制取氢气,再经过管道直接送到一墙之隔的加氢站内,实现了非化工园区内一体化制氢、加氢服务,省掉了高昂的运氢成本。此前氢气制备只允许在当地化工园区内进行。
 
       国家电网安徽电力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建设负责人 夏鹏:氢能作为能源属性,突破危化品管理的第一步,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的设计、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安全可靠性与常见的天然气加气站相当。除了给加氢站供氢之外,这座示范站还可以利用富余的氢气在用电高峰时发电,相当于用氢来储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套氢电综合利用系统,在低谷用电时制氢在尖峰时放电,来获取收益。而安徽电价峰谷价差每度电达0.9元,这样基本能覆盖项目的运营成本。
 
需求牵引 国内制氢设备升级降本提速
 
       如今,氢能重卡、氢能机车、轮船、飞机等新型运载工具逐步试点。随着绿氢化工等新场景加速涌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行业正在成为投资热点,但对于仍处发展初期的氢能产业来说,高成本的难题该如何解决?
 
       安徽合肥的一个电解水制氢的测试平台,拥有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制氢设备电解槽,通过风电光伏等绿电制取氢气,每5度绿电就能制取1立方米的氢气。目前,该设备在今年的出货量是去年的近两倍。
 
       安徽合肥的一家制氢设备企业,今年对生产线完成了扩容,产能达到3GW,是原来的三倍,大批量订单也在交付当中。
 
       在广东佛山,大型国产化质子交换膜(PEM)制氢设备开始制氢测试,主要服务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制氢应用场景。
 
       广东佛山国内最大的PEM制氢设备生产车间,即将生产出第一台500立方米的制氢设备,每小时的制氢量相当于45公斤左右,能够让一辆氢能小轿车跑4500公里。
 
       依托于国内的供应链,这里的首批制氢设备产品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专家表示,虽然当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成本偏高,但是考虑未来技术进步和碳减排收益,我国氢化工利用发展潜力巨大,将逐步替代原来的煤和天然气制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 景春梅:目前,绿氢在我国氢能的占比不到1%,但是到2030年估计会扩大到15%。当前绿氢的制备成本是每公斤25元,随着技术进步迭代、规模扩大,到“十五五”时,成本有望降到每公斤20元。
 
化工先行 我国绿氢项目年内总投资超3000亿元
 
       制氢设备的订单快速增加,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合成氨和甲醇等化工领域。绿氢在化工领域应用的前景如何?市场规模有多大?
 
       在吉林松原,全球最大体量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通过当地的风电光伏制绿氢,然后再通过绿氢合成氨和甲醇。项目总投资296亿元。计划年产绿色合成氨60万吨,将主要面向海外市场。
 
       在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也全面开工,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化PEM制氢设备大规模应用,以绿电为动力电解水制绿氢,以绿氢为原料合成绿氨,将液氨储存在球罐中,最后进行销售。
 
       国家电投大安绿氢公司总经理 乔梁:项目预计2024年四季度建成投产,2030年将在吉林西部建成千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基地。
 
       记者了解到,欧洲议会今年批准了多项碳市场改革关键立法,正在将绿氢的生产、输运、利用等各个环节纳入碳排放管理体系中,将对我国的化工产品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国内氢能以合成氨、甲醇等为代表的化工用氢占比约80%,2022年,合成氨约占氢气消费总量的31%,预计这部分用氢未来完全用绿氢替代后,可实现每年碳减排超2亿吨。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 徐东杰:今年1月至9月,绿氢项目投产、在建和申报的项目达到57个,投资额达到3000亿元。总体建设非常快,绿氢项目和化工项目结合偏多一些。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绿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27省市2025年规划11.7万辆氢能车,实际只完成了15%,哪个省欠账最多?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氢能产业规划,设定燃料电池车与加氢站发展目标,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阶段现实与规划还存在多大差距?
    2023-11-09 08:23
  • 工信部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

    首批16辆氢动力轿运车整装待发。 10月25日,由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长城商用车旗下的如果科技有限公司、蚂蚁物流公司开发制造的长征氢能轿运车,首批16辆交付用户,在保定打造国内首个规模化跑起来的氢能轿运车应用示范场景。 这批氢能轿运车为基于最新
    2023-10-31 09:14
  • 浙江省出台最新规划!嘉兴氢能产业将迎利好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建设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加氢站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市域、城区100公里辐射半径的加氢网络,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日加氢能力35.5吨以上。
    2023-09-13 08:16
  • 北京首家氢能产教融合基地成立!氢发动机完胜燃料电池

    6月20日,北京首家氢能产教融合基地落户大兴区。北京工业大学与大兴区政府合作,携手20余家氢能企业共建氢能产教融合基地,将瞄准氢能前沿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校地企”联合打造首都氢能产业创新高地。
    2023-06-21 10:07
  • 国家能源局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今年或成为绿氢爆发元年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抓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项目库。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
    2023-04-13 09:19
  • 张家口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引进涉氢项目40项,完成投资38.4亿元。
    2023-02-06 09:01
  • 拥抱氢能产业发展风口 常州氢湾正式启动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常州,向新而行,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打造常州氢湾,拥抱氢能产业发展的时代风口。1月31日,常州氢湾正式启动。
    2023-02-01 09:39
  • 自然资源部:制定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用海政策

    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1月11日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及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自然资源工作,
    2023-01-12 15:16
  • 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氢能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
    2022-10-11 08:32
  • 德国和加拿大计划加强氢能合作

    据外媒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21日至23日前往加拿大进行访问,此行的重点之一是加强能源合作,尤其是氢能领域。
    2022-08-25 09:35
专题
相关新闻
  • 27省市2025年规划11.7万辆氢能车,实际只完成了15%,哪个省欠账最多?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氢能产业规划,设定燃料电池车与加氢站发展目标,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阶段现实与规划还存在多大差距?
    2023-11-09 08:23
  • 工信部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

    首批16辆氢动力轿运车整装待发。 10月25日,由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长城商用车旗下的如果科技有限公司、蚂蚁物流公司开发制造的长征氢能轿运车,首批16辆交付用户,在保定打造国内首个规模化跑起来的氢能轿运车应用示范场景。 这批氢能轿运车为基于最新
    2023-10-31 09:14
  • 浙江省出台最新规划!嘉兴氢能产业将迎利好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建设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加氢站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市域、城区100公里辐射半径的加氢网络,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日加氢能力35.5吨以上。
    2023-09-13 08:16
  • 北京首家氢能产教融合基地成立!氢发动机完胜燃料电池

    6月20日,北京首家氢能产教融合基地落户大兴区。北京工业大学与大兴区政府合作,携手20余家氢能企业共建氢能产教融合基地,将瞄准氢能前沿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校地企”联合打造首都氢能产业创新高地。
    2023-06-21 10:07
  • 国家能源局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今年或成为绿氢爆发元年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抓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监测项目库。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
    2023-04-13 09:19
  • 张家口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引进涉氢项目40项,完成投资38.4亿元。
    2023-02-06 09:01
  • 拥抱氢能产业发展风口 常州氢湾正式启动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常州,向新而行,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中轴,打造常州氢湾,拥抱氢能产业发展的时代风口。1月31日,常州氢湾正式启动。
    2023-02-01 09:39
  • 自然资源部:制定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用海政策

    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1月11日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及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自然资源工作,
    2023-01-12 15:16
本月热点
  • 39.2GWh!国内10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来了

    11月10日,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 2023年10月动力和储能电池月度数据 。 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9.2GWh,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7.6%。 今年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数据 产量方面: 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77.3GWh,环比略有
    2023-11-10 18:06
  • 宁德时代又一基地投产!弗迪电池、裕能新材料等也已在该地布局

    10月27日,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投产仪式举行。项目投产,吹响了宁德时代全面深耕贵州的号角,将为全省新能源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和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据了解, 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
    2023-10-27 21:36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拟赴港IPO!依赖宁德时代等大客户

    10月24日,据港交所披露,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蟠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国泰君安国际和铠盛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龙蟠科技是世界上领先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亦是中国内地知名的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制造商。
    2023-10-25 17:57
  • 日本领跑固态电池,其他国家奋力追赶!

    在火热的固态电池赛道,日本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头。那么,各国目前固态电池发展现状如何?其他国家又将怎样追赶日本?固态电池何时才能产业化?
    2023-10-30 18:06
  • 再投超170亿!国轩高科大手笔进军美国背后

    10月25日晚间,国轩高科发布公告,拟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23.64亿美元(约合173.03亿元人民币),并委托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国国轩与密歇根州政府及其他第三方合作伙伴签署相关协议。
    2023-10-26 18:02
  • 两位博士造电池,做出240亿估值

    实力派班底。
    2023-10-31 09:55
  • 三星SDI“朋友圈”再扩大!将为现代汽车供应电池

    10月23日,三星SDI宣布,与现代汽车签订一份为期七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协议。这是三星SDI与现代汽车集团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首次合作。
    2023-10-23 17:42
  • 暴利之后,锂电池还有“新故事”吗?

    但目前就曾经辉煌过的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端来看,上述期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23-11-10 09:22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