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新能源产业进入洗牌周期 新能源车庞大量级铺就“长坡厚雪”

时间:2024-11-19 17:31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为争夺动力电池发展技术高地,世界范围内正在按下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键”,国内各电池厂商也在竞速电池发展。在此背景下,11月18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掀起锂电池行业范式革命。同一天,装载着多个集装箱的卡车顺利抵达了位于芜湖经济开发区一家锂电池公司。随着最后一套关键工序生产装备进入厂区,标志着该公司新型固态电池全面冲刺量产,填补了芜湖市前沿电池制造的空白。

“尽管我国在电池新能源领域已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电池新能源本轮的行业洗牌仍处于深水区。”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第11届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论坛上表示,供需结构性错配、有效需求不足、产品价格内卷、新技术挑战待解等问题成为产业链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动力锂电池的最大消耗方,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竞争同样异常激烈。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新能源锂电产业链如何求生求变,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对此,于清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本轮周期调整中,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总体来看还是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力量。随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提振资本市场”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和赋能,相信电池新能源产业会逐步进入结构向优、发展向好、成熟稳健的新周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锂电行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杠杆的逐步去化,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且该行业内企业技术与成本悬殊,头部企业对边缘产能的收购意愿不强,使得破产案例更频繁发生,洗牌速度远超其他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能约为国内需求量的3.3倍、全球需求量的1.5倍,产能利用率约为61%。
谈及产能过剩,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从长期市场看,全球电池产业基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当前中国的确面临着结构性过剩和中短期产能利用率低的风险。结合全球电池市场,吴辉认为,当前,中国为全球电池需求最大市场,预计2030年全球电池总产能将达7.5亿千瓦时,届时产能利用率将达67%,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国内市场方面,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瑾分享道,国内锂电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正有序进行,新增产能布局将得到合理优化。“尽管锂电产业各环节盈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但降本增效要求下,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王瑾认为,随着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产品增长,都对锂电产品形成新的支撑。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我国电池新能源供应链进一步夯实,强化市场多维竞争。我国不仅在产销量上遥遥领先,还在供应链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方面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86%、94%、84%和87%。
与此同时,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出口也实现跨越式突破,新能源车及动力电池等出口同比、环比均呈增长态势。据EVTank统计,截至2024年6月份,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公布的海外总投资金额达到5648亿元。
在周期的潮起潮落里,我国正逐步实现了由国产替代向梯次出口的转变。电池达沃斯组委会秘书长耿茜茜表示,我国锂电池总产量从2013年的337亿瓦时到今年上半年的480吉瓦时,锂电池全行业销售收入从860亿元达到了万亿元级别。
耿茜茜进一步表示,目前中国锂电池四大主材在全球市场份额均已超80%,锂电设备已形成千亿元级市场规模,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各细分赛道中,中国企业的名次也在不断攀升。
展望未来,2024年第三季度后,储能的海外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保持强劲增长。鉴于此,于清教对电池新能源产业的前景给予了坚定的看好。
“我国锂电池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达7578.3亿元,出口市场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在下一代电池领域,我国将继续围绕固态电池、钠电池、燃料电池等新领域,政策与市场齐发力,加速商业化应用。”于清教认为,(电池新能源)这里是长坡,也有厚雪,值得长期、持续地“滚雪球”。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中信建投: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中信建投研报称,锂电设备方面,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设备先行。(1)2024年9月以来国内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有所提升;2025年以来头部锂电设备公司海外订单仍在持续,国内显著好转,国内全年预期有望上调。(2)固态电池近
    2025-07-02 08:45
  • 退役电池流向小作坊、白名单企业“吃不饱” 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

    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截至2024年年底),第一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
    2025-06-27 14:20
  • 小米汽车电池安全是否符合国家新标准?小米汽车回应

    小米汽车官微发文,有网友提问,前段时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发布的新一代《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小米汽车的电池安全符合新标准么? 对此,小米汽车表示,小米汽车电池安全标准超过此前国家测试标准,也符合新国标测试标准的要求。 例如,在新
    2025-06-14 06:29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上市公司计划推新。据公开报道,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5月13日举办新品发布会,有望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拟于5月16日至17日举办科技大会,将推出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5-06-10 17:19
  • 国金证券:看好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国金证券指出,新能源车2025年4月持续超预期,中国和欧洲销量走势强劲。储能国内同比增速放缓,美国维持相对高增。 2025年,锂电板块景气度与新技术双轮驱动。格局角度细分赛道龙头仍是最佳配置策略,成长角度看好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关注相关标的。
    2025-06-11 08:58
  •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申请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提高晶体完整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612605 A ,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2 月。 专利摘要显示,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
    2025-03-17 16:46
  • 两大巨头联手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编辑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巴斯夫新 材料 有限公司、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 电池 专用电池包技术。 三方将专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系统的非金属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重点关注轻量化、
    2025-03-10 14:44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观察: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持续;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推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显著动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光伏产业链迎来全面涨价,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明确;风电、氢
    2025-03-10 15:32
  • LG新能源预计电动汽车电池需求今年上半年触底

    韩国领先的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公司(LGES)周三预计,全球电池需求将在今年上半年触底。 该公司CEO金东明在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电池需求有可能在第一季度或上半年达到最低点,公司计划有效地调整投资计划。 他在以韩国电池产业协会(KBIA)会长身份出席
    2025-03-05 20:30
  • “退休”电池去哪?山东一市打造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回收体系

    在2月19日青岛市政府举办的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座谈会上,西门子与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循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低碳循环利用体系样板工程,致力于建设零碳排、
    2025-02-21 08:02
专题
相关新闻
  • 中信建投: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中信建投研报称,锂电设备方面,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设备先行。(1)2024年9月以来国内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有所提升;2025年以来头部锂电设备公司海外订单仍在持续,国内显著好转,国内全年预期有望上调。(2)固态电池近
    2025-07-02 08:45
  • 退役电池流向小作坊、白名单企业“吃不饱” 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

    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截至2024年年底),第一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
    2025-06-27 14:20
  • 小米汽车电池安全是否符合国家新标准?小米汽车回应

    小米汽车官微发文,有网友提问,前段时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发布的新一代《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小米汽车的电池安全符合新标准么? 对此,小米汽车表示,小米汽车电池安全标准超过此前国家测试标准,也符合新国标测试标准的要求。 例如,在新
    2025-06-14 06:29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上市公司计划推新。据公开报道,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5月13日举办新品发布会,有望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拟于5月16日至17日举办科技大会,将推出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5-06-10 17:19
  • 国金证券:看好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国金证券指出,新能源车2025年4月持续超预期,中国和欧洲销量走势强劲。储能国内同比增速放缓,美国维持相对高增。 2025年,锂电板块景气度与新技术双轮驱动。格局角度细分赛道龙头仍是最佳配置策略,成长角度看好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关注相关标的。
    2025-06-11 08:58
  •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申请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提高晶体完整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612605 A ,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2 月。 专利摘要显示,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
    2025-03-17 16:46
  • 两大巨头联手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编辑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巴斯夫新 材料 有限公司、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 电池 专用电池包技术。 三方将专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系统的非金属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重点关注轻量化、
    2025-03-10 14:44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观察: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持续;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推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显著动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光伏产业链迎来全面涨价,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明确;风电、氢
    2025-03-10 15:32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