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 “电池护照” 7 月试行,格林美欧洲基地通过碳足迹认证,正极材料碳排放降 42%。

时间:2025-06-27 08:40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欧盟 “电池护照” 与格林美欧洲基地碳足迹认证: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双重里程碑

 
编辑

- 01 -欧盟电池护照:数字化治理与循环经济的全球范式

欧盟《新电池法》自 2024 年 2 月生效以来,其核心监管工具 “电池护照” 将于 2025 年 7 月进入试行阶段,标志着全球电池产业正式进入全生命周期数字治理时代。这一政策突破的本质是通过数据主权重构,将电池产业链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数字资产。

数据主权争夺与技术壁垒构建
电池护照要求每块电池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如原材料来源、碳足迹、回收材料比例)实时上链,形成不可篡改的 “数字孪生”。例如,欧盟强制要求电池护照需包含107 项核心数据,涵盖矿产开采、生产工艺、运输排放等环节,且数据需通过欧盟认可的数据库(如 ecoinvent)进行核算。这种数据主权的争夺,实质是通过技术标准将中国电池企业纳入欧盟监管框架 —— 中国企业若想进入欧洲市场,必须重构供应链数据体系,这对宁德时代、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构成合规成本压力,但也为其技术输出提供机遇。

循环经济标准的全球输出
欧盟通过电池护照设定的再生材料比例(2031 年锂≥12%、钴≥26%)和碳足迹阈值,正在重塑全球电池产业价值分配。例如,格林美通过欧洲基地的碳足迹认证,将正极材料碳排放降低 42%,直接满足欧盟《新电池法》对 “低碳材料” 的要求,从而获得进入宝马、大众等车企供应链的优先权。这种 “标准输出 + 技术认证” 的策略,使欧盟从电池消费市场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而中国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如格林美的智能拆解技术)实现 “被动合规” 向 “主动引领” 的转型。

国际协作与标准博弈
电池护照的实施倒逼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合作。格林美加入全球电池联盟(GBA),与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共同参与欧盟试点项目,推动中国电池护照标准与欧盟互认。同时,中国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将锂回收率从 85% 提升至 90%,与欧盟标准形成对标,为中国电池护照的全球推广奠定基础。这种 “双轨制” 标准博弈,正在形成中欧主导的全球电池治理新秩序。

- 02 -格林美欧洲基地:碳足迹认证背后的技术革命

格林美欧洲基地通过碳足迹认证,正极材料碳排放降低 42%,这一成果不仅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里程碑,更是全球电池材料生产范式的颠覆性突破。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路径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双重优势。

材料再生技术的产业化突破
格林美自主研发的智能拆解成套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退役电池的无损拆解与材料分级,黑粉回收率达 99%,钴镍锰金属回收率≥98%,锂回收率达 92%。这种技术突破使再生材料成本较原生矿降低 30%,且产品纯度(电池级碳酸锂≥99.6%)满足欧盟《新电池法》对再生材料的严苛要求。更重要的是,格林美开发的CTP 数字化除胶产线,通过解胶剂循环利用和机器人自动转运,实现除胶率 100%,较传统工艺减少碳排放 50%。

能源结构优化与零碳制造
欧洲基地采用稀土永磁电机替代传统设备,间接碳排放量降低 16%-20%;废水处理环节通过 “汽提 + 反渗透膜 + MVR” 技术,中水回用率提升至 8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 4100 吨。此外,格林美在印尼建设的青美邦镍资源产业园,采用高压浸出技术处理红土镍矿,较传统工艺减少 90% 碳排放,并通过光伏发电实现园区能源自给,打造 “零碳工厂” 示范样本。这种 “技术 + 能源” 的双重优化,使格林美正极材料的碳足迹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42%,成为欧盟车企 “零碳供应链” 的首选供应商。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整合
格林美与韩国 ECOPRO 的战略合作,构建了 “镍资源 - 前驱体 - 正极材料” 的全球最低成本产业链。双方在印尼 IGIP 园区建设的零碳生产系统,通过红土镍矿湿法冶金技术定向循环合作模式,将正极材料生产成本降低 18%,同时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碳关税(CBAM)要求。这种 “资源整合 + 技术输出” 的模式,使格林美在欧洲市场形成技术垄断 + 成本优势的双重壁垒,预计 2027 年其欧洲基地正极材料产能将达 20 万吨 / 年,占据欧盟市场 25% 份额。

- 03 -产业生态重构:从合规成本到竞争优势的战略跃迁

欧盟电池护照的试行与格林美碳足迹认证的落地,标志着全球电池产业进入技术密集、数据驱动、标准主导的新阶段。这一变革正在重塑产业链权力结构,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与价值分配机制。

产业链权力的重新洗牌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垄断 + 资源控制建立新的竞争壁垒。宁德时代凭借 “回收 - 再生 - 生产” 闭环,预计 2030 年再生锂将占其原材料需求的 50%;格林美通过 “城市矿山” 计划,在全球布局 246 个回收网点,锁定 30% 的退役电池资源。这种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将导致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 预计到 2027 年,前 5 大企业将占据 70% 以上市场份额,而中小厂商因无法承担合规成本被迫退出。

商业模式的创新裂变
政策催生了多种新型商业模式:

数据增值服务:格林美开发的 “格林回收(ECORECYCLING)” 平台,通过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提供碳足迹认证、回收方案定制等服务,单块电池数据服务费达 50 元。

逆向物流网络:与京东物流、顺丰合作,通过 “线上预约 + 上门取货” 模式,将农村地区电动三轮车电池回收率提升至 60%。

国际产能合作:在印尼、韩国等地建设海外基地,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欧盟碳关税,同时利用当地资源降低成本。
这些创新不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更创造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 预计到 2030 年,电池回收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将超 50 亿元。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输出
中国的回收体系建设为新兴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在东南亚,格林美通过 “换电 + 回收” 一体化模式,使电动摩托车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 50%,该模式已被印尼、马来西亚等国采纳。在非洲,中国企业与刚果(金)合作建立钴资源回收中心,通过技术输出将手工采矿的钴回收率从 30% 提升至 95%,同时规避 “冲突矿产” 风险。这种 “技术援助 + 产业合作” 的模式,正在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演进。

绿色技术革命的产业新坐标

欧盟电池护照的试行与格林美碳足迹认证的落地,标志着全球电池产业正式进入技术主导、数据驱动、全球协同的新纪元。通过数字化治理、材料再生技术和产业链整合,中国正在构建一个 “资源闭环、价值倍增、风险可控” 的新型产业生态。这一模式不仅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了 “中国方案”,更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突破,推动中国从 “电池制造大国” 向 “资源循环强国” 跨越。未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这一体系将成为支撑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而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战略视野,将持续为世界提供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爆发:万亿蓝海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每当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时,一个比造车更庞大的市场正在悄然崛起。2025年4月,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历史性突破51.5%,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挂着绿色牌照。这宣告着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当你发现街边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店寥寥无几
    2025-06-12 15:08
  • 关于举办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 《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 中 构建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的核心部署,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 对企业规范化回收作业的最新要求,有效应对 GB 38031-2025《
    2025-06-20 09:23
  • 《户外移动式锂离子电池电源技术要求》等 4 项团体标准讨论会圆满结束

    编辑 近年来,随着全球 双碳 目标的推进和户外经济的快速崛起,户外移动式锂离子电池电源(以下简称 户外电源)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据行业预测,2025 年全球户外电源市场规模将突破 28.83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 300 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
    2025-06-05 21:23
  • 宁德时代等在大连成立碳谷新能源公司

    近日,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康保华,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时代
    2025-06-12 15:01
  • 哪吒汽车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6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审查案件更新信息,新增管理人机构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管理人主要负责人等信息。 6月12日晚,网上流传哪吒汽车重整声明,称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进入重整程序。6
    2025-06-14 06:34
  • 华为数字能源发布全球首个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

    华为数字能源举办了以铸就高质量,激发AI潜能,开启全面构网新时代为主题的华为智能光伏战略与新品发布会,来自能源及光储行业的企业代表、政府机构、产业专家、协会组织、咨询机构和媒体等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华为发布了最新的智能光伏战略以及全球首个构
    2025-06-12 08:58
  • 固态电池工艺革新!张贵萍博士亲授固态电池制造技术,抢占锂电赛道先机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锂电池技术的革新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为助力企业攻克电池制造工艺难关,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我司特邀行业顶尖专家张贵萍博士于 6 月 19 日 - 20 日莅临开展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 锂电池负极极片制作与固态电池制造工艺 为主
    2025-06-12 15:12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