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列装载动力锂电池的列车分别从重庆长寿渝巴专用铁路、四川宜宾港、贵阳国际陆港缓缓开出,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这一试点标志着动力锂电池从传统的海运、公路运输向多式联运模式的转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带来了新动力。股掌柜证券咨询首席投资顾问卢斌指出,运输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还为相关股票投资带来了新的关注方向。
动力锂电池运输:从海运到铁路的新尝试
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高效运输关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当前,传统的海运和公路运输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对此,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平表示,铁路运输凭借运力大、周期短、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传统运输模式的一次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试点采用的新研发40英尺锂电池专用集装箱,配备了烟感温感探测系统和泄压排气装置,提升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层面,交通运输部和国铁集团也于今年先后发布了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奠定了规范化基础。
有关专家分析,这种运输模式的升级将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国产动力锂电池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也为新能源产业链相关股票打开了新的投资窗口。
政策引领与产业协同并进
政策层面的推动,为动力锂电池运输模式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多式联运方向,要求提升运输标准与服务能力。这一政策红利使得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在生产、物流、出口上更加高效协作。
作为全球动力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国,我国企业正加速向海外市场布局。宁德时代供应链与物流负责人刘洁表示,此次试运既是对产品安全性能的认可,也是对新物流模式的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锂电池出口,实现更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管理。
从投资角度来看,卢斌指出,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轮作用,将强化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动力锂电池技术升级、国际市场开拓和运输优化的过程中,相关产业链企业可能迎来新的增长点。
在多式联运推动下,动力锂电池的高效流通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卢斌认为,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相关上市公司如新能源整车厂商、电池制造商和物流企业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子蕊)
中信建投: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2025-07-02 08:45
|
退役电池流向小作坊、白名单企业“吃不饱” 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2025-06-27 14:20
|
小米汽车电池安全是否符合国家新标准?小米汽车回应2025-06-14 06:29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2025-06-10 17:19
|
国金证券:看好固态电池等新技术2025-06-11 08:58
|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申请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提高晶体完整性2025-03-17 16:46
|
两大巨头联手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2025-03-10 14:44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观察: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持续;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2025-03-10 15:32
|
LG新能源预计电动汽车电池需求今年上半年触底2025-03-05 20:30
|
“退休”电池去哪?山东一市打造退役动力电池数智化回收体系2025-02-21 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