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闻说 >

佛山“氢城”初长成

时间:2020-01-02 16:48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今天是12月31日,2019年的最后一天。跨过今天,新世纪将迎来第三个十年。回望过去,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佛山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期。这十年,佛山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成本高企、制造业转移、环保困境等多重挑战,表现可圈可点。回顾这十年,产业始终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主题。如何培育出新的产业集群,被视为关系着这座城市未来的一个重要命题,政府和市场都为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推出“佛山新兴产业培育观察”系列报道,讲述佛山氢能、设计、机器人三大产业过去十年的成长故事,剖析佛山这座传统制造业城市培育新兴产业的做法和经验。敬请垂注。

  世界首条商业氢能有轨电车、全国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全国首个“氢能周”……很多人都很难想象,这一个个氢能源产业的纪录,竟然都来自佛山这座制造业城市。

  作为传统制造重镇,佛山并没有太多氢能产业的基础。但从零起步,佛山已逐渐形成从制氢、储氢、加氢到零部件、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并率先进行商业化示范,走在了广东乃至中国氢能产业的最前列。

  佛山为何能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屡创纪录?这片传统制造业的土壤又是如何长出氢能这一战略性新产业的?


氢能源有轨电车

  丹灶的“种子”与云浮的“造氢运动”

  没有人能说清楚佛山氢能故事的源头。但从公开资料看,新能源汽车企业广顺很可能就是这个故事的开启者。2009年,广顺集团斥资三千万在南海丹灶成立广顺新能源公司,探索燃料电池车核心零部件研制。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也是一个小众产业。尽管早在2001年,国家就将氢燃料电池作为重大专项列入“863”计划,但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重视。广顺的落户,为佛山氢能的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虽然此后全市层面没有大的动静,但南海这颗种子一刻也没有停止生长。

  2011年,南海在丹灶布局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燃料电池汽车“心脏”——动力装置提供核心配件。2011年和2013年,南海又联合国家机构举办了两届燃料电池及氢能技术发展国际峰会。

  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在佛山对口帮扶云浮产业共建平台——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时任佛山市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总指挥的许国,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发现,放眼世界三大湾区,美国、日本都在悄然抢先布局氢能产业。于是,他决定要加速补上氢能这块短板!

  为此,许国专程率领团队考察加拿大的氢能公司,学习外部核心经验。他认为,佛山(云浮)园区发展氢能产业,需借鉴“中国高铁模式”,即采取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路径。

  在许国的推动下,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始大力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和龙头企业。先是龙头企业国鸿氢能在此落户,之后龙头企业飞驰客车又在当地建成年产5000辆氢能汽车整车的柔性化生产基地。

  期间,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率先引入曾在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任副总裁、技术总监的加拿大专家古睿智。在古睿智推动下,通过消化吸收巴拉德生产线技术,国鸿氢能与巴拉德共建了全球产能最大的氢燃料电堆生产线。

  2016年,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联合举办氢能产业宣传片《第一元素》首发式暨当前中国氢能产业面临的形势和策略圆桌论坛,邀请国内顶尖专家,为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谋划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随后的2017年,云浮首批量产的28辆氢能源城市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分别投放到佛山、云浮两市使用,两市率先在国内正式开通氢能公交车试运行示范线路。

  云浮轰轰烈烈的“造氢运动”,刷新了佛山人对氢能的认识,同时也让佛山成为国内发展氢能产业的典型。

  从产业配套发力的南海试验

  在云浮氢能产业加速壮大的同时,南海氢能也一直在上演新的篇章。但跟云浮稍有不同的是,南海开始瞄准氢能配套产业发力。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崛起,加氢站数量不足成为氢能业发展的最大制约。从全国来看,加氢站建设的一大痛点是氢气只作为工业气体进行管理,加氢站这一新事物的建设审批流程繁杂且不明晰。有别于多数城市先从氢能产业应用上切入,南海则紧盯加氢基础设施这个痛点。

  2014年起,南海梳理加氢站审批流程,探路审批创新。2015年,南海明确加氢站参照燃气加气站管理,主管部门为住建部门。这一做法填补了国内加氢站建设没有相关主管部门的空白,为佛山乃至全国的加氢站设计、规划、立项、报建、建设、验收建立了规范。

  在加氢站选址建设上,南海综合考虑布局和商业化运营的需求,以商业地招拍挂的模式推进。之后不久,全国第一座商业运营的加氢站、全国首批高密度商业化标准化加氢站都在南海投运,大大完善了氢能在南海大规模商用的配套。

  伴随着氢能产业的活跃,南海在2017年又在全区层面进行系统布局。这一年,南海出台全省首个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在南海区从事新能源汽车(含氢能)产业的企业进行扶持。同时,南海率先启动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并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氢能周”活动。有观察者称,这一年是南海氢能的元年。

  站上新起点,新的命题也随之而来。当产业步入关键期,去哪寻找技术攻坚与商业化跃迁更大的战场,并形成粘合性更强的集群?背负南海更大抱负与使命的仙湖氢谷由此诞生。

  2018年,南海在丹灶启动了“仙湖氢谷”建设。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这片面积约47.3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引入180家企业,包括8家世界500强及其关联项目。以氢能源为主题,包含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的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初步成型。

  目前,南海已有超20家氢能企业,全部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未来目标是引进超50家氢能企业。

  南海在全球氢能舞台的影响力也渐渐突显。今年10月,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举行。会上,UNDP氢能经济职业技术培训研究院成立,将大力推动佛山氢能高端人才的培育。

  十年磨一剑,南海氢能产业正进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另辟蹊径的高明商用探索

  在南海氢能产业一路挺进之际,与南海相距40公里的高明区也将氢能列为其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

  在县域经济强大的佛山,高明属于后发区域,但其土地空间较为充裕。这让高明得以引入大企业,并以轨道交通为突破口推动氢能商用的落地。

  2011年,德方纳米落户高明,主打纯电动领域的电池正极材料开发,其生产的纳米磷酸铁锂当时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汽车配套产业方面,高明也吸引了一系列整车生产及汽车配件厂商。

  技术与配套的积累,让高明顺利跨入污染更少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并且有了和央企合作的资本。

  在高明氢能源产业发家史中,来自青岛的国企中车四方扮演了重要角色。2014年,中车四方落户高明建设氢燃料有轨电车制造基地,在此后形成年生产现代有轨电车300辆或地铁150辆的产能。

  中车四方对高明的一个关键作用在于,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和装备产品开发上的经验,助推高明率先将氢能源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

  2017年,中车四方与高明签订了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工程总包供货合同,这是当时中国首个落地的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订单。首期工程共8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均由中国自主研发。

  今年11月底,这条号称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终于在高明上线。同时,高明在解决制氢成本高、气源等商用瓶颈上也持续突破。“目前很多国家地区氢能轨道交通还处于试验阶段,而高明的这条有轨电车会向市民开放,所以是真正的商用。”佛山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文祥说。

  当前,高明初步形成了以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为核心的氢能源产业链。而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建设机遇的加持,扩大了氢能产业在高明的应用场景,让高明未来的氢能商用前景被更多人看好。

  抢占风口的“佛山氢城”布局

  南海、云浮、高明,三个区域的探索最终交汇成佛山氢能源产业的一曲高歌。在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上线仪式上,现为佛山市副市长的许国表示,站在能源革命的风口,未来已来,氢城佛山。

  截至目前,佛山形成了位于南海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位于高明的现代氢能有轨电车修造基地、位于云浮的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三足鼎立的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佛山已在全市层面进行系统布局。2018年底,佛山市成立了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这样的统筹力度在该市前所未有。

  也是这一年,佛山首次制定市级层面的氢能专项规划——《佛山市氢能源产业规划(2018-2030年)》。该规划提出在空间布局、氢源保障、示范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力争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佛山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

  如今再回顾这一年,就会发现,2018年对中国氢能业界来说也不寻常。这一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日本,他在丰田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前驻足的照片,吸引了国人眼球。当时就有不少人预测:中国氢能业的春天就要来临。

  在这一背景下,佛山在进一步抢抓氢能发展机遇,向研发体系进军。

  许国介绍,佛山2019年氢能产业的布局可概括为“1111”战略,即1个氢能产业的国家级标准创新基地,1个代表国际水平的氢能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的氢能产业大会,以及1000台氢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四个“1”层层递进,支撑起新的产业格局。

  今年11月,佛山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佛山仙湖实验室正式揭幕。这一省级实验室一期已吸引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等高端人才入驻,未来将重点攻关氢能领域颠覆性、关键性的核心技术。

  一周前,南海又提出将加快建设联合国国际氢能学校,将其定名为佛山市仙湖氢能经济技工学校,预计2020年开设氢能相关学制教育专业1—2个。

  从汽车到游艇率先谋划氢能产业新前景

  面向未来,率先进行商业化探索佛山氢能产业还将如何发力?

  作为佛山氢能产业的重要“推手”,许国亲自指导了云浮工业园从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见证了第一台氢能燃料电池公交车从佛山开出。他表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有三大观念要破除:一是谈氢色变,氢气虽然是危险气体,但经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安全性就有保证;二是大鸡不啄小米;三是要避免叶公好龙。

  “氢能在未来国家能源转型中至关重要,佛山是我国氢能发展的先锋,如何跨好氢能的第一步,就看佛山的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说,“我们近期要多点探索,中期工业和交通并重,而长期则要打造全方位、全领域用氢能的氢能社会。”

  许国则表示:“佛山接下来要重视四个问题,即氢气的来源和价格问题、产业氛围问题、生态修复的问题和氢能经济问题。”

  在他看来,未来佛山发展氢能产业,主要在两个字:谋划。具体来说,佛山未来将谋划发展氢能船舶,因为造船业是过去佛山优势传统产业,佛山内河港多,尤其高明拥有国家级的游艇示范基地,这奠定了良好基础。“从需求端看,家庭消费进入了汽车时代,汽车时代升级就是私人飞机和私人游艇时代,所以可先把氢能源游艇做起来。”许国说。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引入央企等资源雄厚的市场主体,将成为佛山氢能业的重要路径。许国回忆,央企的加入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云浮园区氢能源产业发展之初,民营企业起到了先锋作用。随着中车四方的落户,央企加入佛山氢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了主力。目前,佛山还创新与央企的合作方式,推动中石化参与南海樟坑核电站的建设,建成中国第一个油氢核电站。据透露,接下来央企一汽解放将进入佛山,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

  除了与央企联动,与区域协作也将成为佛山氢能产业发展新思路。“佛山发展氢能源产业要跟整个珠三角发生联动,包括基础设施的统筹和互联等,同时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突出自身优势。”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吉诗说。

  历经十年沉淀之后,佛山迎来了难得的比肩国内一线大城市的高光时刻。近期有专业机构预测,今年我国氢能发展将出现一个标志性事件:到年底将有2座城市的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超过1000辆,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推广规模最大的城市。这两座城市,一座是上海,另一座是佛山。

  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但佛山真的做到了!

(责任编辑:小樱)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