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原创 >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及专项申报高级研修班报名

时间:2018-12-21 21:39来源:中国电池联盟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及专项申报高级研修班
 
 
    主办单位: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中国开发区协会
        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
                                
             2018年12月
 
                                                                           
      一、课程背景


      今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和通讯技术、先进制造、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绿色能源、智能汽车、药物医疗、生化工业等行业的遏制意图明显,充分反映了我国在这些高新领域的核心技术短板。在国家2012年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2015年推动“中国制造2025”以来,出台了系列政策和专项促进高新产业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美贸易战暴露出美国 “卡脖子”战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甚大。对此,国家、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协会更加重视发展自主可控的高新产业,也更加重视高新技术在医疗、教育、旅游、建筑、金融、交通、物流、农业、生活消费等行业的智慧应用,相关部委已出台一些新的鼓励措施。

       为鼓励行业企业发展核心技术、推动高新产业发展,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等研发制造领域的高技术协会,以及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等应用创新领域的协会联合主办本次培训。通过培训,引导行业优质企业研究高新技术、应用国产高新技术、推动国家高新产业发展、推动会员企业争取国家政策和专项的支持。

       本次培训邀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专家授课,围绕国发[2012]28号《“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5]28号《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细化政策和专项,系统性讲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IPV6、数字经济、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等领域的鼓励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讲授各个政策和专项之间的演进顺序、发展规律,为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方向;同时,还培训国家专项的申请流程、申请方式、申请基本要求和必备材料、申请方案的编制、申请指南的理解和解读、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注意事项、典型案例的讲解;培训期间,将组织学员参观考察获得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资助的典型项目;学员企业自身拟申请的项目,可在培训期间向主办单位申请安排路演,由部委专家和协会专家组成导师组,给学员企业项目提供指导意见。
 
     二、项目特色

     1、领域广泛:培训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IPV6、数字经济、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的政策和专项。
     2、操作性强:培训国家专项的申请流程、申请方式、申请基本要求和必备材料、申请方案的编制、申请指南的理解和解读、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注意事项、典型案例的讲解,是企业申请专项的实用宝典。同时,还参观考察获得专项资助的优质企业,便于企业对标操作。
     3、预判性强:培训提供企业咨询环节,可以针对企业项目,由部委专家和协会专家组成导师组,提供预判2019、2020年国家专项的匹配可能性和预判性。培训还为企业之间联合申请提供通道,搭建企业研发与应用单位之间的嫁接桥梁。
 
     三、培训对象

       1、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者,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研发总监、政府事务总监等主要领导,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具备同等学力,从事企业研发、生产制造等管理工作3年以上或承担科研团队带头人;
       2、企业在所在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业绩突出,为所在行业或地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或属于地区重点扶持优质企业;
       3、本人及所在企业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产品和服务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理解国家战兴专项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价值。
 
       四、课程管理

       教学安排:学制3天(共24学时)
       开学时间:2019年1月12日至14日
       授课地点:北京,具体地点待定
       研修费用:共计9800元/人(包括培训费、教材费、通讯录、食宿费,封闭式培训)。
 
      五、课程设计

       (1)课堂教学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课程精要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培训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系列   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2、围绕规划,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各项推进政策和专项;
中国制造2025政策系列   1、《中国制造2025》解读;
  2、围绕2025,工信部各项推进政策及演进,以及配套专项;
 
专项申请培训
国家政策和专项出台前的一般酝酿过程   由相应文件起草组专家,讲解国家政策和专项出台的一般背景、酝酿过程、出台周期及经费保障;专项指南一般选择哪些技术指标作为参考指标;政策出台与专项配套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国家专项的申请模式方式   示范城市(园区)类和企业直报类专项的区别和联系;申请流程、申请方式、申请基本要求和必备材料、申请方案的编制、申请指南的理解和解读;一般评审专家的配备和选择方式,各种不同类型的专家的评分重点;现场答辩、现场演示、材料评审等各种不同评审方式,需注意的准备材料重点
国家专项的实施和验收   主要包括技术指标、应用指标和财务指标。技术硬指标和软指标,联合申请的技术指标实施;应用硬指标和软指标,联合申请的应用指标实施;财务管理的国家管理要求,验收要求和实施方法。一般专项的验收周期和验收方式;第三方技术评价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审计报告等。不按要求实施和验收对企业和政府的影响和后果。
案例讲解及参观 XXX企业申请互联网+专项案例   企业的技术专利分析、已有成果分析、已有项目分析、专项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应用指标设计、财务指标设计,指南打分点响应等
专项申请的成败经验总结   专项申请成功的经验总结;专项申请失败的主要原因和问题
企业直报类专项参观考察   XXX企业工业互联网专项参观考察
政府(园区)类专项参观考察   政府(园区)类专项的特点,企业申报的模式和技巧,中标率分析,XXX企业考察参观。
路演及指导   1、企业讲解拟申报项目,技术指标、应用指标和财务指标;
  2、协会导师评价在行业领域的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3、部委专家评价可申报的领域和方向;
  4、需企业申请,有审核和名额限制
创新合作 分组课题   1、结合企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分成课题小组;
  2、按课题要求,学员快速搭建联合申请专项架构;
  3、选材课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IPV6、数字经济、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
专家点评   围绕分组课题,学员组长讲解方案,由导师组专家点评和评分,提出修改意见,提高学员实操能力。同时,推动企业之间核心技术和应用广泛深入合作,强强联手,业务耦合,合作双赢

    六、师资简介
 
     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参加过文件起草、专项评审的专家,以及国家级协会专家组成。
 
    七、报名方式:

     1、各协会会员企业提交入学申请表,协会资格预审通过后,准入入学。
       2、本次培训为各国家级协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会员企业的专项联合培训;各协会会员企业享受8折优惠,即7840元/人;其它企业经审核后,12月31日前完成缴费,享受8.5折优惠,即8330元/人;本次培训名额有限,每(单位)企业参加人数不得超过2人。
       3、具有企业优惠推荐资格的协会列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开发区协会(开发区会员单位推荐企业)、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清华校友总会。
       4、经审核后,请将培训费汇至会务单位:

      账户名称: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永定路支行
      账    号:0200004909200339201
    (汇款用途务必填上:国家战兴专项培训费)


       5、咨询电话:010-53100736,18612147358,习老师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