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原创 >

回收调研 | 走进厦门钨业 “分散回收集中处理”将成主流

时间:2019-06-04 08:33来源:中国电池联盟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 研究小组与厦门钨业相关负责人交流现场
 
       导语: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供小于求,回收者多,货源少;企业争先进入,却又都“吃不饱”,都想赚钱,又都在“撒钱”。未来三五年,谁能开辟更稳定的回收货源?谁又能坚持“熬”下去?未来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是“适者生存”,亦或是“大者生存”?
 
       即便是从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元年”算起,当年入市的动力电池也已即将迈进第五个年头。业界普遍认为,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迎来“报废期”之时,就意味着电池回收产业也即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回收领域,根据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相关指导政策,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形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5月31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编辑部、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监魏和建、四川长虹润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清雨等组成的“2019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及渠道建设车企调研”工作组一行,走进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门钨业”),与厦门钨业二次资源事业部总经理吕喆、运营总监林昀、二次资源制造部副部长祝小明等相关业务负责人,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流程、电池回收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厦门钨业电池回收与生产相关业务、电池回收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据调研小组了解,目前,厦门钨业的钨材料产业主要产品产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钨冶炼产品年生产能力3万吨,居世界第一;在电池材料领域,具备锂电正极材料年产能4万吨,年销售3.5万吨的规模,产销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以厦门钨业为代表的材料企业也非常关注后端回收材料的价格,比如正极粉、负极粉等。从产业技术现状看,通过修复技术,补充材料内部缺少的电池元素后,用回收的正负极材料与用原矿材料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生产的动力电池产品在性能上差别不大。总体而言,用回收材料生产新电池产品,其能量密度主要取决于原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在市场价格竞争上会更具优势。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供不应求”,很多企业还处在“吃不饱”的状态。对于回收企业来说,如果选择收中间产品,就要面临后期市场价格不可知的风险;如果单纯地只收处理后的材料产品,又要面临成本高的市场现状。
 
      “分散回收 集中处理”或将成为主流的回收运营模式。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回收行业企业依然要靠前期投入抢占市场。调研小组了解到,厦门钨业如今在全国很多地方建设了回收的仓储网点,但是考虑到建设回收网点的基础成本、规范化运输成本,未来,企业还是会选择“分散回收 集中处理”的方式推进电池回收业务。
 
       成本和盈利暂时难以平衡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必须解决的发展难题。在回收产品类型上,厦门钨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肯定会选择多样化路线,既能处理原材料,又能处理再生产品,这或将是未来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回收体系建设、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各环节,国家已经提出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动力电池回收试点,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据了解,厦门钨业也在主导起草相关的地方性电池回收示范推广方案。此外,调研小组与厦门钨业相关负责人还围绕动力电池产权、废旧电池残值评估、回收企业资质、电池回收标准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资料显示,厦门钨业始于1958年的福建省厦门氧化铝厂,1982年开始转产钨制品,1984年更名为福建省厦门钨品厂。1997年12月,福建省厦门钨品厂以发起设立方式,整体改制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1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18年末,厦门钨业拥有32家控股子公司、1家分公司,设有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高端储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稀土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钨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是国家六大稀土集团之一。
 
       近年来,厦门钨业以“依靠硬质合金发展把厦钨做强,依靠稀土和能源新材料发展把厦钨做大”为战略方针,持续优化和丰富了产业结构。未来五年,厦门钨业确定了专注于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业务的战略定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成为“人才集聚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产业发展的平台”,实现第三次创业的目标。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