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时代2026年排产指引敲定1.1TWh以上目标,同比增幅超50%;比亚迪全年排产目标锁定800GWh;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目标较2025年近乎翻倍...
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两大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电行业从深度调整中走出,迎来新一轮高增长周期。
锂电行业迎来转折点。经历了两年的价格下行与产能调整后,2025年锂电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受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市场需求爆发驱动,头部企业2026年排产计划集体大幅上调,全年增速预计突破50%。
这一轮行业复苏的速度与强度远超市场预期。从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朱玥的分析来看,需求端方面,预计2026年国内储能装机量同比翻倍,全球储能电池发货需求达943GWh,同比增长68%。
供给端却因过去两年价格下行周期影响,产业链公司扩产速度明显放慢,大部分公司不具备大幅扩产的能力。
供需关系的急速反转,使锂电行业从“产能过剩”转向“供给紧缺”。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行业处于供需两旺状态,头部电芯厂已进入满产状态,订单排期已延长至2026年。
产能利用率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头部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已攀升至90%的高位。这种“需求牵引+产能支撑”的良性循环,正成为带动整个锂电产业链增长的核心动力。
储能市场已成为本轮锂电行业爆发的核心引擎。2025年,储能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直接导致行业从“产能过剩”迅速转向“电芯荒”。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超170GWh,同比增长68%。其中国内新增并网82GWh,同比增长61%,海外储能94GWh,同比增长74%。
海外储能市场的爆发尤为显著。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新签海外订单总规模超160GWh,同比暴增220%,中东、澳大利亚等市场贡献显著。
政策推动同样为储能需求提供了强劲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带动约2500亿元的项目直接投资。
在需求激增带动下,储能电芯价格已从2025年7月触底的0.25元/Wh小幅回升至0.27元/Wh—0.28元/Wh区间。这一价格回暖态势,为电池厂商的盈利修复打开了空间。
面对市场需求爆发,锂电头部企业纷纷加速扩产步伐,勾勒出一幅“全速扩张”的行业图景。
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其领跑地位依旧稳固。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6年Q1排产与上季度持平,全年排产指引敲定1.1TWh以上目标,同比增幅超50%。
从产能布局来看,宁德时代2025年底产能已突破800GWh,2026年新增有效产能将达400GWh以上,年末总产能有望攀升至1.2TWh。这种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为其排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优势,动力电池自用与外供同步发力。据供应链透露,比亚迪2026年Q1动力电池排产环比增长8%,全年排产目标锁定800GWh,其中外供份额将提升至15%,首次突破百万GWh量级。
以储能电池为核心增长极的亿纬锂能,迎来“量利双升”周期。基于当前订单热度,企业将2026年储能电池出货目标上调至100GWh以上,较2025年预计出货量近乎翻倍。
国轩高科与中创新航则通过“长单锁定”释放排产信心。两家企业已分别与天赐材料签订2026-2028年电解液长期供货协议,仅这一订单就对应两家企业合计产能已超过500GWh。
锂电头部企业排产上调的另一关键推手是海外市场的加速拓展。随着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电动化进程提速,以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锂电龙头们的海外布局正从“规划”转向“产能落地”。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强化,2025-2030年欧洲新一轮动力电池定点份额已超过50%。本土化产能建设按下“加速键”,德国工厂14GWh产能稳步推进,匈牙利100GWh、西班牙50GWh工厂有序落地。
其他企业的海外步伐同样紧凑。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作为首个海外量产基地,小圆柱电池已顺利下线,储能项目2026年初投产后,将重点供应欧洲储能市场。
国轩高科则聚焦德国、美国两大市场,德国工厂2026年将实现20GWh产能释放,配套欧洲本土车企。中创新航通过与海外电池分销商合作,2026年海外出货占比预计提升至20%。
全球市场的表现同样抢眼。欧洲动力电池市场2025年增长超30%,2026年新车型投放与政策补贴将继续添力。美国也因“大而美”法案执行前的项目抢装,增速高达40%。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更是呈现1-2倍的爆发式增长。
随着需求旺盛增长,锂电产业链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锂价有望持续回升。
中信证券金属分析师刘宇飞认为,2025年储能政策推动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增长,单车带电量提升以及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提高。预计全球储能及动力电池景气度有望延续,锂盐需求将继续超预期。
锂行业投资高峰期已过,未来主要增量来自现有项目的增产或爬坡,锂资源供应增速预计会逐步下滑。刘宇飞预计,2025年至2028年全球锂行业供应过剩量将逐步减少,锂供需将逐渐转为紧平衡,锂价底部有望抬升,预计2026年锂价运行区间为8-10万元/吨。
供需紧张态势已经从下游传递到上游材料环节。目前锂电产业链中,负极、电解液等格局较好、产能偏紧的环节已率先开启涨价,标志着行业供需拐点正式到来。
9月国内锂电池产量已达168.4GWh,环比增长5%,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产量双双环比提升,这种“从上游到下游”的全面景气,进一步印证了行业增长的真实性。
本轮锂电行业的高增长不仅体现在量上,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带来的质变。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有望重塑锂电池产业格局。
多家企业公布的量产时间表显示,预计2026年至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节点。作为锂电池行业又一重要的技术革新,超快充电池技术也备受追捧。
多家锂电池龙头企业已实现第三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的规模化量产,少数龙头企业已具备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可满足5C快充需求。
技术创新也成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利器。一位锂电池企业负责人表示:“如固态电池、快充技术等技术创新,将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锂电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除了动力和储能两大主力市场外,锂电池企业正积极开拓电动船舶、两轮车、低空经济等其他细分市场。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锂电行业向前发展。随着2026年临近,新一轮扩张周期已然开启,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与盈利增长。
锂电行业的未来不仅仅取决于产能扩张,更取决于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协同能力。随着固态电池、快充技术等不断突破,锂电池应用场景将从汽车、储能扩展到低空经济、电动船舶等更多领域,开启更大的增长空间。
下一个锂电黄金期已经拉开帷幕,这一次的扩张更具韧性、更可持续,也更有技术含量。
(责任编辑:子蕊)
锂电设备企业IPO热潮再起!中鼎智能二度递表港交所,深圳中基冲刺北交所2025-11-18 13:47
|
匠心筑装配!第二届全国电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池组装配工赛项圆满落幕,决赛晋级名单揭晓2025-11-16 19:23
|
燃动初赛!第二届全国电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池测试工赛项圆满落幕,决赛晋级名单揭晓!2025-11-15 20:51
|
锂电设备企业IPO热潮再起!中鼎智能二度递表港交所,深圳中基冲刺北交所2025-11-14 16:43
|
海目星设备入列三星SDI“技术母厂”:中国锂电设备商的全球突围之路2025-10-23 09:07
|
锂电池析锂无损检测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指南2025-10-20 08:45
|
废旧电池回收行业 2025 年全景资讯: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进化2025-10-15 11:28
|
锂电池测试里的 “微分双兄弟”:dQ/dV 和 dV/dQ 到底该怎么用?2025-10-11 10:32
|
锂电池导电剂:解锁能量存储新境界2025-10-10 08:50
|
高薪揽才 + 跨界合作:字节跳动的锂电池战略如何重塑行业格局2025-09-30 08:37
|


微信公众号